Saturday, 17 July 2010

二十字

很喜歡「兩周一聚」這個月想出來的七月專題「仲夏聯想101」,本來二十個字限是當時隨便想出來的規條,寫起來才知道這殊不容易。 可大家寫出來的却又精簡好看啊,今天的幾十段,我返看了幾遍,細嚼了一番,尤如夏日的一碗冰涼夏估草,讀過樂不可言,原來,字不貴多。

先看第一位博友 Vince 的二十字 :

玻璃杯上的汗水
靜聽著綠茶裡
浮冰慢慢地決裂

再看第二位博友 Jenni 的二十字:
花生醬、白朱古力、碎草莓;
舊友做的雪糕叫-「化悲憤」


想讀下去嘛 ? 請大家到「兩周一聚」七月專題的網面繼續看... 有興趣的話歡迎也留你的十幾廿個字。

可能最終還未能收集到101段二十字的小文章的,我仍想在這裡先多謝大家的參與,令今年這個仲夏聯想特別活潑生輝。

Wednesday, 14 July 2010

【Photo】: The clichés


I guess most of you may have recognized those monuments in the photo at the first sight.
Would you tell where did I take the photo ;?

Wednesday, 7 July 2010

後補「兩周一聚」(35) : 無盡鄉間路

這是我極少有的'存貨',起了初稿却未完成的博文。 今天的起心肝加了句號,登出 :)

***

除了在尼泊爾的一兩個遠足經驗之外,我是在來到歐洲之後才懂得跟外子正式作遠足步行的,所謂的遠足,也不過是到鄉間林間作一至幾小時的步行罷了,慢慢地才開始學會領略當中的趣味。

漫漫長路,間或遇上一些路人,或是鳥語蟲叫。 樹影林蔭也好,烈日當空也好,靠自己的兩條腿走,故然是體力上的消耗,也是精神上的酷消的。 前進還是後退,行多一步則印多一個,護照人生。

放鬆一點,路便好行一點; 就著節拍,能牽著伴侶的手來走更好; 路途風光,最好有時間慢慢欣賞; 走累了,找一片好地方野餐。

就這樣,我才留意到其實在香港的郊外是藏有不少步行的好去處的,而且市面上出現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及指南,去公共圖書館找得到,就是香港旅遊局也有兩本有關的小冊子,我相信香港的郊野地區仍大有被發掘的好去處的。

到鄉間步行,只需要一雙合腳舒適的遠足鞋,一些乾糧及足夠的清水,最好有一張準確的地圖和指南針便可以了。 很多市政的遠足路線該在路途上設有指示牌的,應該不容易走錯路,不過結伴而行當然是比較安全的了。 有一首很可愛的我很喜歡的法文童謠,大意是:

"我們趁狼不在呀去喲去樹林散步
要是狼來了,牠便會把我們吃掉
要是狼不在,牠便不會吃我們了
狼大哥,妳在哪?幹什麼?聽到了嗎?

狼大哥說: 我先來把襯衣穿上......"

我在 youtube 找到這一個可愛的版本。

大家也來趁狼大哥未出門快到郊外走走吧 ;)


請到這裡看其他兩周博友的無盡鄉間路。

Monday, 5 July 2010

夢想

前陣子在博友周游處看到的這一本《一百.母親》,最近終於到手了。

到手之時偕女兒在地鐵廂內急急翻看,一百篇短文,一百張相片,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個會寫中文字的媽媽,連還未會看字的孩子也感興趣。 感覺這麼微妙,翻完了,像走了地球一個圈,不自覺地深吸了一口氣。

再翻的時候,不奇然先挑閱香港來的那幾段,始料不及,一下子被感動過來,為著 Amy 幾句,"如果有一天,孩子跟我說: 「媽,我要到廣場去,不要怕。」我自問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去當同一樣的天安門母親。"

忙碌而身心疲倦的母親們自然受身邊事情環境的影嚮最大,這一百個母親,夢想不一,理想不同,從她們的笑容中仍隱約看到一個同通點 : 為母的快樂。

雖然書中佔了九成九是年輕的母親,倒有一位年屈八旬的媽媽,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夢,這不是很美嗎?

看到這些被結集起來的原自中港台三地甚至海外華僑的文字,我感到一份言詞外的和諧。

Sunday, 4 July 2010

「兩周一聚」(41) : 夢想之旅

這個題目即時令我想起舊時的旅遊廣告 "xxxx 實現你的夢想旅遊...",不過能不能實現夢想中的的旅遊是不會知道的,總覺得成功的旅程得靠天時地理人和,缺一不可,否則只會失望而回。

我希望去的地方很多很多,看過大家想去的地方,我也想去,還要加上一條長長的列表,連一般港人可能已去過不知多少次了的台灣和日本,我也很想去走一趟。 可是想了又想,還是找不到一個談得上是特別'夢想'要去的地方。 是自己再沒有夢想了嗎? 還是連夢想的時間和勇氣也沒有了? 我看「夢想」,還是包含有'渴望'和'計畫'的成份在內的,沒有這兩個原素,也許是一些夢話一個幻想,却說不上是一個夢想。 看讀與食,打算退休踏單車遊世界便着心注意自己的健康,看 milkcandy,把願望赴之行動... 想到這裡,本來想大開寫「上月球」的,也不得不把筆擱下了。

前陣子巧合地在圖書館借看了一本關於籌備環遊世界的書 《PARTIR... autour du Monde》,反正暫時是沒有機會做的事,只是隨便翻過書罷了,翻到書未一段兩個遊人寫他們為自己旅遊'污染'世界的經驗而內疚,我便認真地讀起來,即使是老生常談,仍有所感。這裡說的'污染',指的不是環境上的,在此舉文中一個簡單個案: 「旅遊越南時團友們為了多謝導遊的服務,交上了七十元美金的貼士。 可是當時當地的大學教授,每月只有廿元的薪金。」

寫到這裡,我想起澳門近年的賭場事業,成為那塊小地方的主要收入,政府連派紅封,市民的生活水準也隨之大有躍進,聽說,在賭場工作的待遇不菲,吸引了不少人入職,有年輕人甚至棄學求職云云... 當時我聽到了,替他們高興之餘,仍是比較擔心澳門的前景。

怎麼越拉越遠了,話說回來,旅遊到底是我的夢想。 飛機大輪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種種。 當年的眧君,又怎會想到今天有更多的眧君,跑到比她跑得更遠的地方?

註: 更多的同題文章,請看兩周一聚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