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October 2009

四十年前的音樂會

- 注意本文含劇情提示 -

前陣子,忙裡偷閒,在幾套新戲《District 9》、《Julie & Julia》、《500 Days of Summer 》及《Taking Woodstock》之間,選擇了去看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了李安還是為了 Woodstock 而走入電影院...

三天的音樂會,Woodstock 記錄了一個時代。 青草地、搖滾樂、嬉皮士、大麻、性愛、和平、自由...李安嘗試把一個大時代搬上大銀幕,不是他的第一次,不過把這一個六十年代的音樂盛會拍成故事版電影,不單只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全球的第一次。

我記得,小時候常聽長輩稱那些披長髮的年輕人為'長毛飛仔',是有貶義的,原來,當地對 Woodstock 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嬉皮士是小鎮市民眼中愛倒亂的年輕人,也是商家的'財神',各懷鬼胎,一片混亂,幾份瘋狂,擠在越戰、中共熱潮、與登陸月球之間,渾渾噩噩,"A Generation began in his backyard" (一個時代在後花院中誕生),Woodstock 成為一代佳話,糊里糊塗的關鍵人物一夜成名成富,也令人津津樂道。

男主⻆是個處處替人着想又有規有矩的乖孩子,為著解決父母的經濟難題而搞盡腦汁,結果運轉乾坤,發了大財,也發掘了一個迷幻的世界、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家人的世界... 這個⻆色,便是 Woodstock 的其中一個關鍵人物 Elliot Tiber。

從影院裡走出來,我在想,要是自己生在彼國,可能也會披著尿布甚至光著屁股被拖著走在那片青草地上吧,可在它的身邊擦過了,我們又錯過了些什麼?

別抱著朝聖 Woodstock 而入場,四十年前的音樂會,只能隨著 Elliot Tiber 而遠觀,那一個嬉皮的年代,李安透過一個平凡的小家庭娓娓道來。

4 comments:

The FioFio said...

請問你在哪裡看Taking Woodstock呢? 香港正在上映嗎?

michelle said...

P,唔,問得好,其實香港上映了沒有?

Anonymous said...

出戲好看嗎?

michelle said...

5pointsorless, 我抱著朝聖四十年前的音樂會入場,是有點失望的,我猜李安另有表達,談事件的前後,談小家庭小人物的喜憂,只是覺得,還可以落墨落筆再多寫一些...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