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7 April 2008
Wednesday, 16 April 2008
Tuesday, 15 April 2008
捷徑
幾天來被小病纏身,早上多盼望有 Harry Potter 移形換影的法術,有足不出戶即被'傳'到辦公室的捷徑該多好啊。
求得了一天病假,睡了半天,頭痛得可以。到綱上遊,發現了好些漂亮的 photo blogs,雖然沒有心情欣賞,也不得不再一次感慨,天,這麼多專業和業餘的攝影師,這麼多的照片。 每一張水準之作,除了天賦的才能之外,得每天外出到處摸捜、觀察、練習,相片得來不比想像中容易,並不是手執一部專業相機便可拍出來的,更莫說有捷徑可走了。
本來想寫一篇101,太累了,腦袋直轉,數一數, 單是寫 "第一,第二..." 寫到第一百零一,最少也有二百零五個字。誰說爬格子的只需腦力,體力不可少啊。一字一努力,一步一滴汗。 還是把101的行程推後好了,跳過一欄算不算捷徑 :?
肚子餓了,幸好有'公仔麵'這個捷徑,二分鐘。
生病嘛,吃抗生素也要五天,把病菌一個一個來打,生命那有捷徑這回事 :?!
Posted by michelle at 15:54 9 footprint(s) 留言
Sunday, 13 April 2008
Saturday, 12 April 2008
朋友週
不知從那裡傳說這是『世界好友週』,又引出了一堆'囉唆'的忠告 :
1. 少喝奶茶
已很少喝奶茶了,連茶也越來越少喝。
2. 不吃剛烤的麵包
想起 aulina 每天烤的靚麵包 ;)
3. 遠離充電電源
昨晚在新聞裡聽說連 Wifi 也對人類有負作用,唉,科技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還是麻煩?
4. 白天多喝水, 晚上則要少喝
自己喝的開水也算多,有時晚上多喝了便睡得不好。
5. 一天不喝多於兩杯咖啡
我一般一天兩杯,剛剛好。
6. 少吃油多的食物
自己煮食會少油少煎炸,外出吃飯時難免破戒。 不過有時在港看到家人連吃一條薯條也叫'熱氣',也覺得有點過份囉 :P
7. 最佳睡眠為 晚上十點 至 早上六點
我一般晚上十點後上床,早上六點後起床,不合格 :P
8. 晚上五點後少吃大餐
唔,好難做到 :P 在法的成年人八時吃飯也算早呢。
9. 每天喝酒不超過一杯
一年平均每天不喝超過一杯不難,不過有時與朋友晚飯嘛...
10. 睡眠不足八小時人 會變笨; 有午睡習慣的人 不易老
呵呵 怪不得我越來越笨,也越來越老了 :P
11. 手機電池剩一格時、 不要打電話〈剩一格時、輻射是平時的一千倍〉
哎喲 我這大頭蝦晚上常忘了關電話,手機電池常剩一格 :S 真不該,不環保!
12. 要記得 用左耳接電話〈用右耳、會直接傷害到大腦〉
這個我要記下。 右撇子嘛,只會用右手接電話。
其實是不是好友週也不重要了,也祝各方博友『世界好友週』快樂吧!
Posted by michelle at 22:33 2 footprint(s) 留言
Friday, 11 April 2008
你呢...經過這兒的天使
在巴黎旅客那裡看到她寫「天使經過這兒...」提出了三個想認識朋友的問題。 既然不是 yahoo 用戶不能留言,在這裡答吧 :
1. Le premier souvenir d'enfance (童年時第一個回憶?)
站在嬰兒床上看到媽媽入門口。
2. Le fou rire la dernière fois (上次大笑的時候?)
最近正在想,很久沒有真正無憂無慮地開懷大笑了... 當然除了,每天總有被女兒這古靈精逗得笑破肚皮的時候 :D
3. Pourquoi t'as pleuré la dernière fois (上次為何哭了?)
想起了幾年前到達機場時看到母親消瘦而一拐一拐的背影。
每次想起這背影,總令我想起朱自清的 «背影»。真想不到這篇少年時被感動了的文章,仍歷歷在目。
那麼,你呢? 你的答案又是如何?
後記 : 巴黎旅客寫「天使經過這兒...」的來由。
Posted by michelle at 15:54 4 footprint(s) 留言
Thursday, 10 April 2008
食在香港,從首次入廚經驗想起...
早在幾個月前看到博格 readandeat 寫「第一次的入廚經驗」的時候已經想寫這個題目的了 (不是說笑,自己真的落後了四十篇 :-),不是不想接棒寫,實在想不起首次是何時何樣入廚的,只記得首次替男友當廚煮的一頓飯,煎倉魚 蒸大閘蟹,彼時已年過雙十了。 在香港跟在大部份的亞洲地方一樣,食得方便嘛 ! 肚子餓的話,午夜十二時走在街上也找得到吃的,根本沒有担心食物存貨的時候。 吃,是香港人的主要文化之一,可是'烹飪',却不在香港'求生指南'的列表之內。
我在「食慾」一篇曾提到「食慾會隨著文化、地域、習慣、天氣、環境氣氛、甚至生理因素而改變...」,相反來說,食物也常引起我們對其地方及文化的回憶、對往事的緬懷。 在某某國家嘗過什麼特產,以後再吃便會多少想起旅途的點滴 ; 在某某餐室跟一位特別的朋友吃過什麼,以後在同一間餐室或在別的地方吃同一個菜,便自然地想起那一個約會 ; 如此這般,自己家鄉的食品和餸菜,怎不會讓我們思鄉? 雖則,'思鄉'與'想念家鄉的餸菜'這兩個感情,對我這個嘴饞的人來說,是可以分開來談的 ;-P
可是香港的步伐實在太快了,每天都有新出品新菜館,即連「私房菜」也有,要找老字號的却又不很容易。 又即使香港是國際都市,能夠吸引我們的,往往可能只是一塊糕一碗麵。 那麼,要找'搵食'的靈感,又或者要了解香港人的口味,不防再移玉步到 readandeat 那一篇「我在香港想吃的東西」看看,看主文也看它的留言。我嘛已經珍而重之把它的印本存起,待下回返港作飲食指南囉,呵呵。
Monday, 7 April 2008
愛上了 怎麼辦
春天了,雨水多,本來是一片萬象更新的景色,昨夜却下了一場雪,早上醒來看到樓頂銀白的雪花,感覺好冷,怎麼春天還不來?
一直對香港的春天沒有太大的好感,太潮濕,不爽快,就連牆壁也冒汗 ! 在巴黎開始改變了對春天的感覺,尤其我們這等熱帶生物,經過日短夜長的冬季,真的好想念溫暖的陽光啊。對了,想起來冬天也不錯呀,有了寒冷的冬天,才會想起明媚的春天。
愛上一個人或一個地方大慨也不過如此吧,愛起來,優點與缺點、好處或壞處,只不過是相對而已。
年青時不太相信人們會愛上一個地方,大地在腳下,千山任我行,要選擇一個地方生根,像是為了一棵樹而放棄一個森林一樣。今天的想法當然有變了,每一塊土地,像我們的每一張臉孔,都訴有它過去的故事,我們的「根」故然重要,每個地方也像是有靈性一樣,吸引著不同的人。 在綱上碰到的有位伯薯經過幾年的單車遊終於在朝思暮想的西藏拉薩停下腳步,開他的風轉咖啡館 ; 又有位愛上了巴黎的巴黎旅客,不斷往來兩地 ; 更有最近發現的博客林輝,繼續走他的路,他的香格里拉...
近來看博客們寫愛情事,大伙兒都談得不亦樂乎,好不熱鬧。「愛」此等情感之事人人有共鳴,講男女之間的愛嘛,連三歲小孩也會掩着嘴巴笑,怪不得愛情小說自古便長說長有。 再看水瓶鯨魚那那幾篇漫畫,令人會心微笑。
那麼,若愛上了朋友的愛人呢? 愛上了同性又怎麼辦? 遇上遲來的春天呢...? 不再舉例了,就讓讀者自己再想像好吧。 「愛」這回事,令人又喜又惱,真不好惹。
在此送上 Serge Gainsbourg (1928-1991) 自1969 年一直流行的名歌 «Je t'aime moi non plus» (我愛你 我也不會),還有,在 aulina 那裡看到的結他手楊雪霏以結他彈奏的一段 ‹梁祝›。
Saturday, 5 April 2008
【photo】: bubbles
A photo that i've taken in the Foire du Trône, an annual fair in Paris, where I have bought a guimauve ;)
別忘了看上星期答案 ;)
Posted by michelle at 22:28 4 footprint(s) 留言
Friday, 4 April 2008
I am an artist
那天在街上被一個中年醉漢'扯'著要談政治,又用英話跟我說 : 「I am an artist... 」
天,在巴黎街頭遇上 artist,最 cliché (看註*) 不過的了,若我是個首次遊覽花都的旅客,一定會以為巴黎的藝術家都是他這個樣子 : 醉目無表情、站不穩腳、行動古怪、衣裳已破舊、褲管有油漆... 不過見他又說又笑,還未完全醉倒吧 :P
其實,藝術家有沒有一個特定的模樣?藝術家都浪漫成性的嗎? 長髮披肩? 整天跟男女朋友在咖啡室聊天? 在海邊在山間等靈感? 都潦倒窮途? 還只是富家子弟的玩意? 哈哈,愛死了這些 clichés。 再想,何謂藝術? Louis Vuitton (港稱 LV) 的產品是不是藝術? 十多年前那位港人向英女皇石像潑上紅漆的是不是行為藝術? 現今寫博格的又算不算? 寫'火星文' 是文化藝術嗎? 那位在卡夫卡和 Leona 處所看到的 MRrian 又是不是 (真的有想過這個問題)?... 沒有讀過藝術,都不會答。
那麼,藝術家的真正生活又是如何的呢? 我不能替他們作答,只相信,一般藝術家的路不好走。對於真正命於藝術的人來說,路途更不好行。 表面風流,但躲起來日夜工作的艱辛,又或者多年努力無人問的苦澀,又有誰知道? 當然有羨慕藝術家生活的人,却不乏嗤之以鼻的,有回聽到一名太太義形於色 大評拍賣所的一些畫所賣的價錢'過'好,又稱'那些畫無聊,不知畫了些什麼'云云,我不在拍賣所現場,也沒有看過那些畫,不過聽進耳有點不是味兒,氣的說,"想一想,當你可以花時間去 shopping 的時候,那些藝術家還躲在工作室天昏地暗,也許你不喜歡那些畫,他們的工作,算是得到認同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當藝術家的很無聊,生活太寫意,得來的收穫又太容易... 不能否認有濫竽充數的例子,可實在,天生我才,有很多人可能除了辦藝術便不會幹別的了。 也許,今天少有藝術家如 van Gogh (梵谷) 般命苦,可他們走向成功的路,不會比以往簡單吧。
註*: 這字很難翻,字典上解 "口頭禫、陳詞濫調",都覺得譯不夠全神。「cliché」 這個題目會再寫。
Posted by michelle at 23:59 12 footprint(s) 留言
Thursday, 3 April 2008
Wednesday, 2 April 2008
七情六慾 之五 : 「食慾」
又在各前輩們及有識之仕面前班門弄斧、手舞足蹈了,今天談到的七情六慾是跟食物有關的: 「食慾」。
吃,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 要活便要吃,是最本能的慾望,故此有聽說,遇到沒有「食慾」的小朋友不需慌張,只要是身體健康正常的,肚子餓了他自然會找吃去。
美食口快的"慾望",也算是最受其他「七情六慾」所影響/擺佈的一種慾望了,舉例 :
• 色慾的影嚮 : 近多年女性流行身材苗條,不少少女 (尤其女模特兒) 為了保持廿三寸籤腰,積極節食,繼而患上厭食症 ! 受到外界的影嚮,人類對美的追求 歪曲了自己對食的本能慾望 ;
• 色慾的擺佈 : 食物的'賣相'確能引起食慾,君不見日本精緻的食品小包裝,或者法國餐注重擺設表現的形式,或者大中餐館以名貴碗碟所獻的菜,特別令人愛惜?! 人類對美的追求,在市場學 (marketing) 的手腕下被擺佈,食慾亦然 ;
• 色慾 + 嗅覺慾 : 所謂 ❝色香味俱全❞,菜餚的擺設、香味、及味道,當然是引起人類食慾的主因。 一盆造得好味的菜故然好,可一碟'賣相'佳又香濃的菜餚,鮮不能令人食指大動吧 ;
• 嗅覺慾 : 除了'賣相',人類的嗅覺慾望也直接影響到食慾,我吃過臭豆腐和榴槤,很喜歡,於是往後每逢嗅到臭豆腐或榴槤的氣味,自然地追著'香味'而尋'寶'。 相反地,那些討厭臭豆腐和榴槤的人呢,遠遠嗅到'臭味'已掉頭跑了 ;
• 舒適享受 : 追求舒適的慾望,也許不是影嚮食慾的首要原素,可是,若舒適的慾望被滿足了,食慾會相對地好起來。簡單地舉例,在家中用饍好,在舒適的餐館內坐下便有飯來,沒有油煙又沒有飯後洗碗的顧慮,當然更長食慾了,呵呵。
• 情緒 : 個人認為七情對食慾有一定的影嚮。 有朋友在多年戀人離去的短短幾個星期,消瘦了十多千克,又曾有朋友在失去親人的打擊下,却重了十千克,每個人在情緒的影嚮下,對食慾的反應也會不同。 不過,相信我們在 愛、惡、喜、怒、憂、思、悲、恐 及 驚的左右下,即使食慾如常,味覺也隨著有變啊。跟愛人享受的蠋光晚餐,總比與商場對手的飯局來得有味道吧 :!
食慾又會隨著文化、地域、習慣、天氣、環境氣氛、甚至生理因素而改變。先舉文化的差異為例,法國人以麵包為主要食糧,跟著中國南方人吃飯是比較近年的事,不是他們不喜歡,只是,不能多吃了幾餐飯,便到麵包舖 (boulangerie) 找麵包條 (baguette) 去了。同樣地,常聽到遊法國的中國南方人,在法國美食當前也要找中菜館找飯吃,是文化地域與習慣所至?! 這樣的例子,不難再數出意大利人出門定要在意大利餐館吃意大利餐的了...
食慾也是個很個人的問題。 每個人的口味都會不同,簡單以古人稱之五味 "甜、酸、苦、辣、咸" 來說,我最怕的便是酸味,最近看到一個同事把檸檬片放在口裡嚼得那樣滋味,自己却從牙底打了震出來,所謂 ❝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是這個意思吧。
這回再以一套電影結束文章。 想起了一套至今我最喜歡的李安導演作品 «飲食男女» (1994),在綱上一看,原來這套描述退休廚師與其三位女兒的故事,與 «推手» (1991) 及 «喜宴» (1993) 被稱為「父親三部曲」。 想起來,中國人有深遠的「吃的文化」,且往往連繫上家庭關係,聽說,很多大小事情更常在飯桌上解決的呢。 與中國人談「食」,怕談三天三夜也談不完啊。
若你也加入來寫有關的話題,請通知我一聲,會把你的連結放在這里。
註: 寫七情六慾系列 前言
Posted by michelle at 00:58 2 footprint(s) 留言